《指南》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底线,加快锂电池安全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加强标准中关键技术指标的试验验证,确保标准科学合理、先进适用,为产业发展夯实安全底座。
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锂电池)是一种将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提供能量的新型蓄能电池。锂电池产业是推动新型智能终端、电动交通工具、新能源储能等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广新型储能、发展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
从锂电池的应用领域来看,主要包括消费型锂电池、小动力型锂电池、大动力型锂电池和储能型锂电池。其中,消费型锂电池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提供能量的锂电池;小动力型锂电池是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电动装置提供能量的锂电池;大动力型锂电池是为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电动装置提供能量的锂电池;储能型锂电池是应用于电力储能、通信储能、应急储能等领域的锂电池。为认真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加强锂电池产业标准工作顶层设计,促进锂电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底线,加快锂电池安全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加强标准中关键技术指标的试验验证,确保标准科学合理、先进适用,为产业发展夯实安全底座。
《指南》提出,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引领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服务行业巩固优势地位的作用持续增强。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突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以上,我国锂电池标准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从建设思路来看,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材料与部件、生产与检测、安全与性能、回收利用、绿色低碳等6个部分。电池安全标准主要规范单体电池、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在正常使用以及合理可预见的误用、滥用、故障条件下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过充电、过放电、短路、跌落、挤压、热滥用、针刺、热失控预警及安全保护功能等。附件:《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pdf
上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发文:提高饲草种子收获、刈割压扁、切断揉丝、籽粒破碎、捡拾打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
估值超300亿!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阿维塔公司即将上市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加强锂电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工信部门要迅速开展涉锂电池工业企业摸底工作,做好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认真自查。督促涉锂电池企业认真排查生产工艺和储存场所各项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引导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参照新标准规范对标提升,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邮箱:。
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千方集团:构建算力新质生态,赋能交通创新场景
一周趣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发布;固态电池技术迎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