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产业援疆的重要平台之一,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由哈密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河南省新能源商会联袂打造,该平台自2023年7月26日成立以来,短短一年时间,就促进多个项目落地哈密市,为哈密市引进项目投资总额近40亿元。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对口支援好哈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赋予河南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
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新疆尤其是哈密市具有突出的“风光”资源优势,其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前列,是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被确定为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基地。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如何推动哈密市新能源和关联产业耦合发展、协同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如何吸引更多企业围绕新能源产业进行布局?
“我们能够走到一起,源于2022年7月在哈密的一次坦诚的会谈,我们几方都被相互吸引了,这种相互的吸引包括大家的思想认识、家国情怀、务实做事的风格和创新的精神。这种相互的吸引对于我们相互信任和做好事情是很重要的。”谈及搭建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新平台的初衷,哈密市委书记、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涛透露,疫情期间,在与河南省新能源商会以及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家们一次坦诚畅谈中,碰撞出火花,萌发出新思路,凝聚新共识。
2022年12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云上签约仪式在新疆哈密、河南郑州等地举行。哈密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与河南省新能源商会签署《哈密新能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会上提出三方共建产业援疆新平台,创立哈密与内地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促进哈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河南省新能源商会会长刘东晓告诉记者,结合哈密市自然资源、政策优势和产业特点,平台把发展方向聚焦在“氢能”和“光伏+储能”产业链服务方面。
选择氢能,是基于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大方向,氢的使用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能源。尤其无论风电光伏制氢和煤制氢,哈密都有丰富的资源,也有一定的用氢场景。聚焦光伏+储能产业链,是由于风电光伏是哈密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风光储用一体化”,并在哈密落地新能源制造业,将会是对哈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次升级。
据了解,自河南省开展产业援疆工作以来,各项工作进展迅速,中信重工、洛阳钼业、河南龙成等20多家知名企业到哈投资兴业,投资额超80亿元。而通过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就为哈密引进落地项目实际投资总额39.7亿元,已有云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签约入驻哈密高新区。目前第二批、第三批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和谋划中。
刘东晓表示,目前,新疆正在推动新能源与储能、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动汽车、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耦合联动发展,积极扩大新能源制氢示范规模,大力培育本土光伏硅基、风电及输变电装备研发、生产、配套组件、运维服务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形成以负荷带动电源、创新链带动产业链的循环互促模式。
接下来,哈密市政府、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河南省新能源商会三方将继续依托产业援疆平台,共同谋划建设新能源科技产业化发展的“虚拟园区”——哈密低碳科技产业园,打造以高端智能制造业为主的科技园区,使其成为推动实施资源优势转化与创新发展的园区、氢电储产业一体化及源网荷储模式融合创新发展的园区、连接中原人民与哈密人民情感情怀和责任担当的高科技产业文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