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动力电池十大趋势》聚焦于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深入剖析了未来该领域的重要走向,主要涵盖技术革新、市场格局以及政策影响等多个层面。
- 技术与产品创新:在技术演进方面,磷酸锰铁锂等改良方案兴起,作为LFP升级版,其通过掺杂金属锰提升能量密度,成本虽略有增长,但在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等方面优势显著,远期有望大规模替代传统LFP。半固态电池迎来批量上市元年,能量密度较高,部分产品续航超1000km ,不过成本高和技术难度大等问题仍待解决。同时,快充电池成为解决电车补能焦虑的关键,搭配800V系统和超充桩,不同倍率的快充电池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 行业格局变动:市场供需失衡致使产能过剩,带动电池价格下探,各类电池及原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为缓解成本压力,电芯标准化进程加快,尽管面临技术不成熟、标准协同难等问题,但标准化对电池厂和汽车厂降本增效意义重大。车企在电芯策略上有所转变,放缓自研,加速投资控股,通过股权合作强化供应链控制力。换电模式从单打独斗走向业务联盟,时代电服与蔚来两大联盟逐渐成型,换电站布局和换电车型数量不断增加。
- 政策驱动变革:受欧盟碳关税和国家双碳政策影响,碳足迹成为行业热点。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愈发重视碳足迹核算与规范,相关政策推动国内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企业也积极提案,期望加强国际互认,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功率型与能量型电池边界逐渐模糊,用户对充电速度、续航里程等综合性能的需求,促使两类电池在提升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上相互趋近。
这些趋势相互交织,推动着动力电池行业持续变革,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