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7月9日電 (記者周思同)“這5年,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前4年經濟增速平均在5.5%,今年我國經濟總量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在國新辦9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以我國這麼大的體量和增量,在各種風險挑戰的沖擊下,仍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速,在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鄭柵潔在介紹中提到,“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去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在創新能力方面,我國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達到26個、佔比全球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6萬家,創新從點狀突破到系統集成加速推進。過去幾年,創新“勢能”向經濟“動能”持續轉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都在加快落地和實現。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超過24萬億元,相當於北京、上海、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的總和。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創新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新質生產力正在全面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些變化可概括為“5個加速”:
一是研發投入加速增長。從整體看,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2.68%,規模增加到3.6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從主體看,企業是研發投入高增長的主要力量,企業研發投入佔比超過77%。從標杆看,深圳作為創新標杆城市,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6.46%。
二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突破。比如,2024年集成電路年產量比“十三五”末增長72.6%,增加約1900億塊,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核電、高鐵、船舶與海洋工程等裝備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創造了多個全球“首次”和“第一”。
三是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比如,2024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長42%,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73.8%,佔GDP比重達到10.4%,提高2.6個百分點。又比如,2024年我國累計在研創新藥達到4000余款,約佔全球30%。
四是人才創新活力加速迸發。我國人力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畢業生每年超過500萬。人才儲備為技術突破提供了堅實基礎,成為創新活動的源頭活水。
五是中國式創新生態加速形成。中國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積極打造並深度融入開源生態,促進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雙向賦能”,形成了全球獨特的技術發展路徑和創新生態系統。
袁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大力培育支持全面創新的良好生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讓科技創新改變未來、造福世界。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預報,受台風“丹娜絲”環流影響,7月9日至11日,廣東將出現大到暴雨,其中北部、東部有大暴雨﹔北江、韓江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水利部7月9日11時針對廣東省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廣東省水利部門和相關流域管理機構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加強雨情水情預測預報和會商研判,科學精准實施水工程防洪調度,落實在建工程、水庫等安全度汛措施,強化堤防巡查防守,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晚上8點,河北唐山遷安天元谷景區的泡泡龍大舞台亮起燈光,一場文娛演出按時開始,吸引了線上線下不少人的關注。 景區直播屏幕裡,有數十萬粉絲進入直播間,彈幕不斷﹔景區內,不少人圍在舞台周圍觀看,不時有掌聲和歡呼聲響起。…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