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7 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了 “2024 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 Top50” 榜单。这一榜单不仅是对过去一年行业发展的总结,更是对汽车后市场从业者们的指引。通过深入剖析这份榜单,并与往年数据进行对比,能从中挖掘出许多宝贵的行业趋势和极具实操性的发展建议。
2024 年,Top50 连锁企业门店总数达到了 24.04 万个,这个数字相当惊人,若算上新增的新能源充电服务类门店(14.96 万个),其规模的扩张程度更是显而易见。与 2023 年同期口径相比,门店总数同比增长约 7.08%。这表明,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从拥有 1000 个以上连锁门店的企业数量来看,2023 年仅有 9 家,而 2024 年这一数字飙升至 31 家。像途虎养车,截至 2024 年底,工场店数量达到 6874 家,同比净增 965 家 ,其门店数量和增速远超美国汽后品牌巨头 O’Reilly(6378 家)和 Advance Auto Parts(约 4788 家)。这种扩张态势反映出头部企业正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
对于从业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市场仍在扩容,新的开店机会依然存在。如果你所在的区域连锁品牌覆盖率较低,可考虑引入有实力的连锁品牌,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运营经验,快速打开市场。例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域,部分连锁品牌的渗透率还不高,若能抓住先机布局,有望在当地市场占据优势。另一方面,竞争也在加剧,新进入者需要在服务质量、价格、品牌宣传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在 Top50 企业中,成立时间在 20 年以上的有 14 家,11 - 20 年(含)的有 10 家,5 - 10 年(含)的有 25 家,5 年以下的有 1 家。这种多元的年龄结构反映出汽车后市场连锁行业的发展活力。
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往往拥有深厚的行业积淀和稳定的客户群体。以箭冠汽配为例,创立于 2001 年,通过整合上游优质工厂资源,打造 “自主品牌 + 集采名品” 双轨供应链,经营品类丰富,产品 SKU 达 15000 +。在运营上,其 “S2B2b2C 平台化运营模式” 依托全国 29 个省仓、1300 余家门店的网格化布局,配合 “全程帮扶体系”,为加盟商提供多方面赋能 。这类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品牌塑造、运营体系建设等方面经验丰富,是新企业学习的标杆。
而成立 5 - 10 年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 25 家。这些企业多在行业快速发展期崛起,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为灵敏,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它们可能在数字化营销、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更具创新精神,更能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比如一些新兴的汽车美容连锁品牌,通过线上预约、短视频营销等方式,迅速积累了大量客户。
对于从业者来说,如果你是新进入行业的创业者,可以借鉴新企业的创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而对于已经在行业深耕多年的从业者,要学习新企业的创新精神,积极拥抱变化,对自身的业务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比如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从榜单企业的业务分布来看,涵盖了汽车维修保养类、洗车美容装具类、供应链类以及新增的新能源充电服务类等多个领域。这反映出汽车后市场正朝着业务细分、专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在维修保养领域,易捷养车、途虎养车、天猫养车等品牌占据了前列位置。在洗车与美容领域,吾行养车、易自助、NAR PPF 等品牌各有优势 。配件供应链方面,统一润滑油以 1 万家门店排在榜首 。不同领域的头部企业凭借专业的服务和品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客户。
这意味着从业者需要更加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将服务做精做细。如果你擅长汽车维修技术,就应在维修工艺、设备更新、技师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造专业的维修品牌。如果在洗车美容方面有经验,可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引入特色美容项目等,提升店铺竞争力。同时,跨领域的业务拓展要谨慎,除非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否则盲目多元化可能会分散精力,影响核心业务的发展。
总体来看,2024 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 Top50 榜单展现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从业者们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挑战,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