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认证

中国制造新坐标:链博会驱动下的全球共赢生态-必一运动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中国制造新坐标:链博会驱动下的全球共赢生态

日期:2025-07-22 浏览: 

  2025年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览会,本届展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世界500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如此高比例的国际参与度,既彰显出中国完善高效供应链体系对全球企业的强大吸引力,也传达出中国进一步开放合作的积极信号。正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开幕式上所感慨的:“中国的供应链是奇迹。”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指出,链博会已成为各国企业加强资源共享与技术对接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名片。展望未来,全球产供链深度融合、各国企业共生共赢的态势不可阻挡。

  中国制造业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202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堪称“世界工厂”。同时,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涵盖的全部工业门类,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余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成品制造,中国具备完整且高效的自主生产能力,能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并降低企业成本。强大的工业基础使中国在供应链受冲击时能迅速恢复生产、稳定供给,为全球提供大量高性价比工业品。

  除了体量上的优势,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和创新能力也持续增强。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升级提升竞争力,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太阳能等迅速崛起,形成“双轮驱动”格局。例如,全球领先的能源技术公司贝克休斯全球副总裁曹阳指出,该公司近年来在华采购不断攀升,工厂管理、执行与交付能力显著增强,这背后正是中国制造业强大韧性的支撑。贝克休斯已将优秀中国供应商纳入其全球供应链,“中国是我们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制造业提质升级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5G、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供应链向高端环节跃升。例如,中国涌现出开源模式的DeepSeek、腾讯“混元”等顶级AI大模型,助力全球AI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在过去五年取得历史性进步,产品技术和市场规模令世界瞩目。黄仁勋感叹,过去五年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可能是最让世界惊讶的存在”。事实证明,从“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国客户”那里,像英伟达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也能获得灵感与机遇。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制造业的创新韧性将进一步提升,驱动中国供应链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攀升。

  必一运动官网

  链博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展示了中国供应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独特优势。国际嘉宾的踊跃参与,体现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2024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运行依然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锚”和“动力源”。在开幕式上,中国贸促会联合与会各国工商界代表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围绕五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这为跨国合作提供了明确的共建路径。

  本届链博会上,众多“组链”合作案例令人瞩目:苹果连续第三次参展,与中国供应商共享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成果;普华永道发布基于中外合作的“低空经济”生态项目;英伟达携生态伙伴展示多款AI终端产品;霍尼韦尔第三年参展,提出“链动全球·智造未来”,呼应链博会主题。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指出:“我们希望借助这一推动协同创新的高端平台,加速创新技术与行业洞察的落地应用。”这些合作案例充分展示出,全球制造业领军企业正与中国本土伙伴深入协作,并持续推进在华创新投资。

  这一切源于中国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无论是完整的供应链网络和基础设施,还是政府倡导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外开放新举措,都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愿意扎根中国、深耕合作。这种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势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使中国成为各国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实现互利共赢的沃土。

中国制造新坐标:链博会驱动下的全球共赢生态(图1)

  链博会的主题“链接世界,共创未来”深刻体现了中国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共赢态势。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货物贸易国,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完善的产业体系与强大产能,使中国成为跨国企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上一届链博会上坦言:“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苹果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麦当劳中国首席供应链官也指出,中国市场已是其全球供应链网络的重要枢纽。凭借中国高效且韧性的供应链,众多跨国企业才能实现全球业务迅速扩张与成本优化。

  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与全球产业链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交织格局。一方面,中国为全球不断提供高品质、低成本产品;另一方面,全球资源、技术与需求通过供应链流入中国,实现优势互补。链博会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参展机构,其中境外占比35%,展出的六大专题领域涵盖先进制造、智能汽车、清洁能源和数字科技等,全面展示了全球供应链各环节的创新成果。这意味着,中外企业在链博会上不仅是竞争者,更是协作伙伴,共同做大产业蛋糕,实现互利共赢。

  当前,部分国家倡导的产业“脱钩”与供应链重组给全球经贸带来不确定性。然而,中国始终明确表示:“脱钩断链、封闭排他不是选项”。相反,中国坚持高水平开放,推动紧密的全球产业链合作。在这一原则下,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贸易投资合作,构建多元平衡的贸易“朋友圈”。事实证明,中国与主要经济体及新兴市场的贸易联系不仅未减反增,产业链合作依旧紧密。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中亚、非洲等区域出口大幅增长,有效弥补了对传统市场出口下滑的影响。这种市场多元化快速调整展示出中国供应链出色的地缘经济适应力:通过开发新市场、挖掘内需潜力与提升自主创新综合施策,保障了产业基本盘稳固与连续。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主动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链地位,从低端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迈进。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国已成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中心与技术创新高地;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不仅掌握从矿产开发、电池制造至整车组装的闭环,还掌握核心技术。这一转变使中国从“量的供给”扩展到“质的赋能”,在标准制定、技术扩散与模式创新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副部长谢睿哲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当下,链博会重新定义了中外共赢的概念……外资企业高度认可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看好中国政策的确定性,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未来,开放、自信、创新驱动的中国,将继续在全球产业链版图中扮演关键角色,并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提供持续动力。

  必一运动官网

  第三届链博会向世界传递了一个鲜明讯号:中国经济前景可期,中国制造韧性十足,中国供应链已与全球深度融合,无论多大变局都难以削弱中国为世界经济巨轮提供动力的能力。正如主题“链接世界、共创未来”所倡导的那样,中国愿与各国携手,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凭借国际巨头的赞誉与全球伙伴的信任,我们见证了中国供应链的强大生命力与创新活力。这份信心源于完备产业基础、持续改革开放、以及对科技与绿色未来的坚定投入。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韧性卓越的中国供应链,将继续为全球经济稳定繁荣贡献力量,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