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292名学员在中国农科城杨凌集体举行结业仪式。巴基斯坦...
据巴基斯坦“Profit”网报道,巴基斯坦和中国近日开启了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建筑工程、农业...
7月3日至10日,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杨凌试验站站长、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闵育娜教授...
科技日报北京7月22日电 在可持续能源技术领域,科学家又迈出关键一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高效环保、可规模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回收新工艺,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储能材料》杂志。
传统回收方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贫镍正极混合材料的处理效率较低,且依赖高能耗工艺,产出的材料价值有限。
最新技术破解了这一难题。其不仅能回收92%以上的镍、钴、锰等关键金属,还能将其转化为高性能正极粉末。实验数据显示,用这种再生材料制造的电池表现优异:在商用袋式电池测试中,经过5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88%的容量,9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过85%。
此外,新工艺也展现出显著的环保优势。与传统湿法冶金技术相比,其能耗降低8.6%,碳排放减少13.9%,环保指标甚至接近直接升级回收的水平。
资料图片:5月14日,工作人员在安徽超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组装锂电池。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研究团队表示,最新突破既缓解了电池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压力,又降低了对关键原材料开采的依赖,为构建可持续、高韧性的电池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各国持续推进绿色转型,这项创新成果有望成为构建电池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日前,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292名学员在中国农科城杨凌集体举行结业仪式。巴基斯坦学员表示,在中国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收获颇丰。
据巴基斯坦“Profit”网报道,巴基斯坦和中国近日开启了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建筑工程、农业和酒店管理领域的联合培训项目。
7月3日至10日,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杨凌试验站站长、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闵育娜教授,为来华参加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培训的27名学员进行了全英文授课。此次培训不仅为未来中巴两国在畜牧养殖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标准互鉴及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推动了两国农业合作迈向新阶段。
近日,以“数字经济新纽带共拓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开幕。主论坛发布了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中国移动巴基斯坦辛姆巴科云平台项目成功入选,中巴数字技术合作成果受到各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