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认证

对话柳燕:流量只会收割当下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见识-必一运动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对话柳燕:流量只会收割当下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见识

日期:2025-07-28 浏览: 

  直到下午6时许,她才有时间走进访谈间。尚未落座,就有电话追了过来,对方请她对第二天出席论坛的相关内容进行再确认。她一边沟通,一边向等待的人示意。她语速很快,行动风风火火,处理事情干净利落。

  这是2025年7月11日,上海颖奕皇冠假日酒店,从早上9时开始,2025中国汽车论坛的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以及主题参观活动次第进行。嘉宾云集,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语言的交锋、思想的激荡,还有刮过太平洋的季风。

  除了担任论坛执行总负责人之要职,她还要主持其中一场品牌分论坛,探讨主题是“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这是今年2月,她和团队小伙伴经多方征求意见后确定下来的。该品牌论坛起源于2020年,当年她调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副秘书长,领导交给她的任务之一,就是负责运行新成立的品牌服务部。

  此前,她竭尽所能从品牌角度,为所效力的企业加分;到中汽协后,她尝试从行业组织层面,探索中国汽车品牌工作新模式。在中国汽车论坛上开设品牌主题分论坛,便是探索成果之一。事实上,跟日常思考采用何种形式推动品牌命题相比,她花这个分论坛主题上的精力一点都不少。

  她的原则是,每届品牌主题分论坛,都针对当年汽车品牌领域的重点和热点设置线年,“蔚小理”初露锋芒,造车新势力开始批量交付,嗅觉灵敏的小红书围绕种草搭建商业体系……高端化、新势力、圈层、国际化成为关键词。于是,“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成为当年品牌论坛的主题。

  她邀请阿维塔科技、北京汽车、赛力斯、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以及汽车生态伙伴负责人分享品牌实践。同时,牵手第三方专业研究机构,发布《“中国汽车”大品牌形象建设报告》(简称CAAB,China Auto as A Brand)。她说,初衷只有一个——助力中国汽车品牌从单打独斗转向集体向上,从价格内卷回归价值创造。

  帮宁工作室:你在演讲中提到,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柳燕:这句话不是我的原创,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观点。下午听王昊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分享,提到“品牌是树,用户是光”,我就又想起了这句话,因为它特别好地诠释了品牌建设和长期主义的关系。只有在10年前耕耘培育,才能在10年后享受这棵树带来的绿荫和福利。

  什么样的动力能驱使企业愿意为品牌的未来种一棵树呢?只有真正秉承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对长期主义形成共识,才会这样做。5年甚至10年后,做和不做的品牌就有区别。

  其实,长期主义不是一个新词。今天,中国汽车品牌重新审视长期主义,并达成新共识:建设大品牌概念,即“中国汽车”作为一个主体,但这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坚持长期主义信念。

  在全球汽车技术领袖峰会上,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总结说,市场是竞争,高端是合作,未来是共识。你怎么理解?

  所以,万(钢)主席传递了对行业携手奋进的期望,跟论坛主调性非常吻合。为行业正本清源,助其回到守正创新和价值创造的轨道上来,是今年论坛的最大意义。

  我们看到6月10日和11日,两天之内17家企业公开承诺60天账期问题,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所以,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共同行动,缺一不可。企业自己着急不行,仅行业组织呼吁也不行。

  帮宁工作室:我们来谈谈品牌论坛。品牌论坛从2020年开始,当时是什么原因?

  柳燕:今年是第六届品牌主题论坛,2020年是第一届,当年元旦我加入中汽协时,就带着一个使命:填补行业协会的空白点,也就是品牌服务。

  2020年,在付秘书长(付炳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指导下,中汽协设立品牌部,由我负责,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我参考了这种模式。CB20由会员单位派代表构成,主席依次轮值,每年一任。第一任轮值主席是杨学良(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第二任是陈卓(阿维塔总裁),第三任是尹捷(时任广汽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今年1月,尹捷交棒给第四任轮值主席李学用(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

  2024年,品牌论坛主题是拥抱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时代,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

  品牌走出去不难,难的是真正融入当地,进行本土化运营。就像三四十年前,BBA(奔驰、宝马、奥迪的简称)刚进入中国时也是水土不服,一点一点地本土化,实现在中国、为中国。中国品牌出海,也要经历同样的过程。

  其中一个经典案例,是去年11月14日,我们在“看见中国汽车”IP之下,做了一次年度特别策划,即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

  随着时间推移,行业发展,品牌建设重要程度显而易见。后续我们会通过努力,多去做宣讲,形成全行业共识。

  柳燕:需要全行业的共识,包括对底线的认知和坚守。我在分享中提到,巨变时代有些东西不会变,其中之一就是底线,不管技术多么先进,对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的坚守不变。

  今年有些行业论坛上出现了一些众所周知的不和谐声音,对这次品牌论坛而言,是最难的一年吗?

  长期主义的核心是创造持续价值,这在品牌建设上体现得最明显。品牌建设是真伪长期主义的试金石,是不是用长期主义来经营企业,只需看对品牌建设的态度即可。

  我最早在合资企业,后来又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见证中国汽车品牌从落后到强大的崛起过程。现在,行业层面需要有人来为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向上添砖加瓦,这个机会被我赶上,这是幸运,同时,它也适合我。

  我在中协会品牌部从0到1干了5年,见证在百年不遇的大变革下,中国汽车的全面崛起。身为行业组织中的一员,我能参与其中,为它添砖加瓦,尽自身之力,团结更多力量,把中国品牌做上去,是多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品牌的健康发展比浮躁的流量更为重要,流量收割的是当下,品牌才能穿越周期。有很多嘉宾提到,我们要做流量时代的长期主义者。穿越迷雾,最终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乐观地往后看,我还能工作一些时间,所以,就像那篇文章里写到的,乘以个系数,等值50年应该可以实现吧(笑)。

  必一运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