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政策面有望转强、市场面宽松、基本面大致相对稳定宏观面,5 月中美关税联合声明以及6 月中美伦敦会谈,都标志中美贸易战暂时缓和,5 月7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落地一揽子货币政策,除降准、降息外,还完善了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预期7 月有望再次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关注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上半年经济状况的总结。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半导体,医药,创新药,军工,PCB板;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国产芯片,5G,光通信,光电共封装CPO,出海龙头;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寒武纪、新易盛、包钢股份、中国电建、上海电气、药明康德、恒生电子、紫光国微
进入7月,高新科技企业的未来动向继续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机构近期密集调研涛涛车业、聚光科技、乐鑫科技等电子元件企业。调研重点集中在企业智能制造、AI芯片、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布局与进展,投资者普遍关心技术升级路径、政策落地节奏及新业务的商业化潜力,企业则普遍表示,将稳步推进相关战略,着眼长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协同。
今年上半年,铜价先是震荡上行,4月初急剧下降,后又返身上行。上海钢联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电解铜价格在72073元/吨至82725元/吨的区间内震荡。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伦敦、纽约两市期铜的价差或走阔。矿端扰动仍未休,铜的基本面仍然偏紧。若美联储下半年降息节奏符合市场预期,铜价或获得宏观经济层面的支撑。中长期看,铜价或仍震荡上行。
在低利率时代,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分红资产成为了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的重要方向。上市银行分红比例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推动银行股价上行和银行经营质量逐步提升的良性循环。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内在逻辑是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资产荒矛盾长期存在,银行股息较高且业绩稳定性强,配置价值将进一步突显。从资金面来看,政策持续鼓励中长线资金入市,预计保险资管、理财公司以及在公募新规推动下主动管理型基金均对银行板块有加大配置需求,有利板块表现。
随着2024年海外市场逐渐回暖,部分国内CXO企业2024年新签订单端展现良好增长趋势,2025年上半年整体海外需求仍旧较好,2025年有望逐渐在业绩上开始体现;国内投融资整体处于底部,恢复预计仍需要一定时间。细分来看,临床前及临床CRO行业2024年下半年价格底部企稳,2025年部分细分领域需求有所增加。CDMO早期项目价格战有所趋缓,海外业务增长强于国内。CXO行业2025年一季度整体开始恢复增长,但部分企业受2024年一季度基数较高影响仍有所承压,2025年二季度行业预期维持复苏趋势。
上证指数从上周四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迹象,机构资金还是在防御8月1日周四的不确定性事件,但是随着最终的“靴子落地”后,这部分资金还会回来。市场环境可类比于2019年下半年:一是外部不确定性(关税、科技限制等);二是盈利与景气,国内盈利底部修复,新兴产业景气加快向上,2018-19年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分别为-6.2%、-4.2%,19年电力设备/机械/电子盈利增速在20%-32%。
创业板指数出现鹤立独行的走势,走势已经明显强于其它权重类指数,题材板块依然是轮动行情,不难看出市场活跃度较高,一些大盘类的医药、白酒也受到资金青睐,不过前期大炒作的电力和雅江水电真的是一波下跌不回头,这也是要小心的。结构上布局新成长的四条主线:一是科技创新(国产AI/半导体/创新药等);二是新消费(美容护理/休闲食品/户外体育等);三是先进制造(汽车/智驾/军工/机械设备等);四是有色金属(金/铜/稀土等)。此外,红利策略仍具逢低布局的配置价值(银行/保险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大厂员工自爆:985毕业,投百份简历无人问津,一气之下把薪资由2W调为3W,简历改成英文,结果出乎意料!
44%市场份额!印度首超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手机供应国,中国从61%降至25%位列第三【附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分析】
传祺第80万台MPV下线TOPS算力/增程续航1300km 星途星纪元E05官图发布
全球首发:AMD 解锁 Ryzen AI MAX+ 395 处理器 AI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