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 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 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今年1月新能源车市迎来久违的开门红,也为动力电池市场注入了一抹亮色。1月份动力电池的产量达到65.2GWh,环比下滑16%,同比增长68%;销量为57.1GWh,同比增72%,环比下降36.6%;装机量达到32.3GWh,同比增长100%,环比下滑32.6%。
尽管由于传统淡季的原因,动力电池产装量环比呈现下滑,但是同比却一反常态的呈现出大幅上升的态势,与2023年同期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总体展示出淡季不淡的开局表现。
2023年,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价格都呈现一路下滑的态势,但在2024年1月,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价格走势却出现了分化。这也导致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继续扩大,继产量、销量和装机量后,在出口量方面也完成对三元锂电池的反超。
两类动力电池的成本变化让磷酸铁锂电池依的主导地位越发稳定,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也再创新高。今年1月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达到42.4GWh和19.7GWh,同比增长60.7%和84.2%,占比达到了65%和60.9%。
三元锂电池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达到了22.7GWh和12.6GWh,同比增长82.8%和131.9%,占比为34.8%和39%。海外新能源车企对磷酸铁锂的需求占比增加,使得其出口占比首次反超三元电池。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0%,已面临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行业新进入者逐渐减少,现有厂商已逐步有退出出现。2023年1月数据显示,动力电池企业装车厂家已减至38家,尾部厂商市场份额降至4.3%。同时,价格战加剧,二三线厂商面临亏损,行业竞争向头部企业集中,以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为例,两者均开始出现亏损。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版锂电池市场行情分析及相关技术深度调研报告》分析:
2023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价格下跌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供求失衡较为严重,行业供大于求,驱动动力锂电池企业价格战,导致动力锂电池价格下跌。具体来看,2018-2022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占产量之比基本保持在 80% 以下,且整体呈下降趋势。2022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为 545.9GWh,而装车量仅为 294.6GWh,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占产量之比仅为 54%。2023 年上半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占产量之比下降至 51.8%。行业供求失衡状况加剧,动力锂电池企业竞争市场空间导致价格战越演越烈。
2023 年以来,我国动力锂电池关键材料价格下降,动力锂电池生产成本下降驱动价格下跌。根据《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 2023》,我国动力锂电池电芯成本构成中,正极材料占比最高,约为 40%; 其次是隔膜,占比为 25-30%; 电解液占比 15%-20%; 负极材料占比 10% 左右。
2023 年,这四大动力锂电池材料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正极材料价格下跌幅度最大,1-12 月磷酸铁锂 - 动力型价格降幅为 69.5%,三元材料 - 动力型价格降幅为 58.5%。动力锂电池材料价格的全面下降使动力锂电池生产成本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从而驱动动力锂电池价格下跌。
新能源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新能源厂商盈利空间压缩,为转移经营压力,新能源厂商压低动力锂电池采购价。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中最重要的三大部分分别是电池、电机和电控,合计占整车成本约 50%,其中电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成本比约 40%,占比最高。根据 JATO Dynamics 披露的数据,2015 年以来我国电动汽车平均价格快速下降,2023 年上半年我国电动汽车平均价格已经下降至 3.1 万欧元 / 辆左右,不到 2015 年的一半。2023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厂商为获取更多市场空间,也出现了价格战现象,为了转移盈利空间压缩的压力,新能源汽车厂商压低动力锂电池采购价格,从而也为动力锂电池价格下跌贡献了一份力量。
想要了解更多锂电池市场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版锂电池市场行情分析及相关技术深度调研报告》。
锂电池具有能量较高、使用寿命较长、重量较轻等优点,锂电池成为了当前最主流的能量储存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 产品等众多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
随着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现制茶饮业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茶饮已成为近年来消费增长...
每年四季度和春节期间,都是黄金消费旺季。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全球黄金市场仍表现出一定的交易活跃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新能源发电行业主要...
离岛免税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离岛免税政策是我国政府为了促进旅游...
航空燃料行业作为支持全球航空业的重要基石,其发展状况与前景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全球航空业的繁荣,航空燃料的需求持...
餐饮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餐饮店铺,从快餐店到高档餐厅,从小吃摊到连锁餐饮品牌。近年来,随着人...